在讨论实体店与电子商务的关系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当前实体店与电子商务之间的争端是否是一场模式之战。这也是为什么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如此之快,新的销售模式是否取代了旧的模式,为什么它是一场持久战的前提。我们很多人,这个问题还没有弄清楚,在那里,难怪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为什么不是模式之争?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这个问题:
1.从时间上看,中国实体店时间流程短,没有形成自己的模式
所谓的模式纠纷发生在现代商业发展史上,是在1930年超市和百货公司之间。当时,百货公司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商业模式已经确定,超市作为一种新的零售模式出现了。
现代百货公司出现在1852年的巴黎。在此期间,我经历了1852-1880年的成立期、1880-1914年的发展期、1914-1950年的成熟期和1950年后的衰落期。不难看出,从成立到成熟通常需要62年。严格地说,中国的百货公司始于1992年,只有25年。根据世界百货公司的划分时间计算,仍属于成立期,不可能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服务仍然非常粗糙和超级。因此,在电子商务的攻击下,它将如此尴尬。
同样,超市作为一种实体店,出现在1930年的美国,至今已有87年的历史。如果推进20年,也有67年的历史,已经完全进入成熟期。中国超市从1992年开始,大致和中国百货一样。
2.事实上,中国的实体店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模式
如果中国的实体店在1992年顺利发展,就不会因为电子商务的出现而遭受如此巨大的损失。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很难从电子商务和实体店的概念和运营模式中得出与现实一致的结论。
所谓模式,就是用自己固定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这是对实践和经验的总结。也就是说,他们自己的服务特点。通过对中国实体店发展的历史调查,我们会发现中国实体店不仅没有形成自己有效的商业模式,而且许多实体店偏离了正常的发展方向。
(1)经营理念的偏差和结果
我们的许多运营商仍然认为商业运营只是销售商品、销售和利润。曾经最流行的一句话是“让营业额说活”。现在不是有人说不想赚钱的企业都是流氓吗?
有些人甚至认为这是为了振兴经济。再加上一些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心理,创造了许多企业“短视”为此,他们还发明了一种所谓的行为。“硬件不足,软件补充”的理论。
这种理解和行为的结果是:
①运营商在竞争中不择手段忽视产品质量,忽视客户利益。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假冒商品很受欢迎。甚至冒险销售有毒有害商品。
②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结果是以欺诈为营销技巧。
③破坏企业赖以生存的经营环境。
企业的根础是诚信。如果一个企业不诚实,它就不会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会走得太远。搞活经济绝对不是透支信誉。
由于道德是人与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要说什么?“狼的精神”呢?你想放弃人性吗?
④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导致许多企业未能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
过分关注直接利益,没有长期目标和整体概念,不利于企业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目前,旅游市场上常见的高价屠杀,旅游资源的野蛮开发和使用可以解释问题。
我们的营销理念一直徘徊在低层次,不能更上一层楼,更不能理解商业理念的最高境界“为人民服务”。
而且我们非常重视市场的发展,却忽视了客户的维护,结果就像熊断棍一样。
不仅没有建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我们的一些经营者甚至不知道企业应该承担什么经营风险和客户概念。
⑤过分强调经济效益,使中国商业企业经营脱实就虚
过分强调经济效益、投入产出必然会使企业更加重视资本运营,而忽视商品运营。在我们的商业运营中,我们希望通过“炒作”有很多人一夜暴富。他们从不愿意在特定的管理上下功夫。这将极大地浪费我们有限的资源。
⑥简单粗暴的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部门之间的合作。对部门和团队的简单经济指标管理,使企业的层次管理混乱,部门和团队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冲突,完全失去了合作的可能性。
3.在实体店与电子商务的斗争中,“实物体验”中国实体店作为唯一用来攻击正确内容的内容,没有形成自己的模式。
4.电子商务在其他国家的情况也表明,今天在中国的斗争不是模式斗争
虽然电子商务在中国肆意猖獗,但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电子商务却遭到了顽强的阻碍。有趣的是,作为淘宝的最大股东,日本人并没有让电子商务在日本发展壮大。
所有这些都表明,目前中国实体店与电子商务之间的争端不是模式之争。所谓的新模式纯粹是对旧模式替代的无极谈话。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模式之战还没有开始。